照片來源:自然光 婚禮攝影
相信很多年輕人一面對「儀式」兩個字,馬上就感覺到頭大吧?(雖然開頭是好笑的照片,但這次討論的其實很嚴肅啊~<推眼鏡>~)
絕大部分的家庭,通常就把文定或迎娶儀式通通都讓父母去主導,但是面對父母這麼多年的心得,我分成三種:
- 找到有經驗的媒人主導,雙方父母互動積極討論
- 彼此父母不太互動,透過很多親友的建議,再跟各自的孩子討論,讓新人變成溝通的窗口,湊成一個流程
- 完全交給新人不過問,愈簡單愈好,最好負責付錢就好
在傳統儀式籌備中,常發生的問題:
- 第一種
長輩通常都講好就好,最擔心的是並不會有事前工作人員開會並讓每人了解工作與流程內容,所以往往每個新人一邊化妝,一邊在主導儀式,或是發現誰誰忘記帶東西,誰誰遲到,整個儀式都會相當匆忙慌亂,新人疲憊又緊張。
- 第二種
因為彼此習俗觀念不同,必須花上很多時間去溝通,雙方父母又害怕正面討論,就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窗口,依照自己身邊親友轉告的「建議」來跟孩子討論,傳統很多的禁忌在現代來說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壓力,更也成為小倆口爭吵的主要原因之一,好幾個美滿姻緣,都是因為雙方儀式或聘禮橋不攏,就白白傷害了原本純粹的愛情,真的很令人感傷。
- 第三種
因為過於在乎傳統習俗的要求,花了很多錢買了可能只用了一次的物品,甚至連新娘壓箱都要按照順序放好,很多新人都買了這些用品之後,就永遠放在家中的角落;會場上也因為要求掛上囍被、囍幛等等,餐廳無法配合還要自己勞師動眾去懸掛。
- 第四種
媒人比較主觀意識強,有時甚至控制了主婚人想要表達的想法,一直堅持她要做的方式。 小夏就曾經遇過很多次媒人太過「專業」,把整個氣氛弄得很嚴肅,新人朋友玩不起來,新娘拜別哭不出來等等的尷尬場面,因為營造不出溫馨的感覺,也讓大家過於緊繃,甚至一直干擾攝影師的拍攝角度,造成整場儀式都是媒人的手腳殘影,作品完全沒有美感。
但現在因為台灣地區各地民情風俗不同,每一家的習俗也都非常不一樣,站在小夏的角度,建議新人的地方有下列幾項:
(一)我能了解所有父母親要求的也都是因為希望所有事情圓滿順利,所以在不影響流程進行,也能雙方接受的前提之下,小夏仍然希望新人放下煩躁的心情,聆聽父母希望的習俗說法後,再公正的去採取「適合兩方家庭、前提是節省不必要開銷與負擔」的儀式流程。
(二)務必做好工作人員事前的溝通,絕對要列出流程表,讓每個需要幫忙的家人朋友都能明白當天的實際情況,也讓不認識的朋友彼此提前認識以培養感情,新人各自也一定要找到能夠交代事情的伴郎伴娘來協助當天進行的流程掌握,才能減少新人當天不必要的壓力。
(三)絕對要事前認識媒人,並確實了解媒人當天如何進行,並告知媒人自己的需求,提醒媒人多一些,也能在當天減少突發狀況。
儀式自古至今,因為人為與歷史環境,造就了許多具有吉祥美意的習俗,但也看到了許多古早時期男尊女卑的壓制思想。我們生活在今日,已經有很多習俗正因為環境變遷而逐漸失傳,但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想,我們希望能在婚禮儀式上看到這些美好的傳統,但也能「因地制宜」去站在彼此的立場,互相體諒,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也適合的禮俗流程,才是讓這場婚禮更加「圓滿」,不是嗎?:)